香港民風大典
Advertisement

模板:Infobox Film投奔怒海》是一部以越南共和國南越)滅亡後的越南為題材的香港電影,由許鞍華導演,在1982年上映。在第二屆的香港電影金像獎中得到最佳影片、最佳導演、最佳編劇(戴安平)、最佳美術指導(區丁平)及最佳新人(馬斯晨)等六項獎項。香港在2005年舉行的中國電影一百年最佳一百部華語電影選舉中,投奔怒海被選為第八。

主要演員有林子祥繆騫人馬斯晨劉德華等。投奔怒海是許鞍華「越南三部曲」的最後一部。之前兩部為「來客」(1978年)及《胡越的故事》(1980年)。

「投奔怒海」的名稱是由查良鏞所起。電影的投資者為青鳥電影,是由原香港左派電影明星夏夢所創辦。影片的外景亦是在中國海南島拍攝。當時台灣仍然有禁止由大陸工作人員參與製作,和在大陸拍攝的電影在台上映的規定。所以當時這片在台灣被禁。電影拍攝時正值中國與越南交惡,電影中亦有出現描述越南排華的場面。但電影的內容對共產主義革命亦有很深刻的批判,因此始終亦不能在中國大陸上影。當時九七問題剛開始在香港浮現,投奔怒海對共產黨統治下政治迫害、人性扭曲的描寫產生很大震撼。在當時仍然是左、右兩派壁壘分明的香港電影圈中,投奔怒海在政治上顯得特別吊詭。

內容[]

模板:Spoiler 電影以日本左派記者芥川石見前往解放後的越南蜆港採訪為主線。越南政府安排行程,讓芥川見到解放後越南人幸福地生活。但芥川認識當地人阮琴娘及其一家後,逐漸看見一般越南人在共產革命後的真實悲慘生活;亦看見革命幹部的不同面目。最後芥川不忍看見阮琴娘被送往集體農場,安排她乘上難民船離開。

主要人物[]

  • 芥川石見(林子祥飾):日本左派記者。往解放後的越南蜆港採訪,最初從安排的行程見到集體農場內幸福的越南人。後來認識蜆港當地人阮琴娘及其弟,發現一般人經濟生活非常困苦,卻仍不欲往集體農場。而很多與前南越政府有關係的人,都生活在恐懼之中。芥川在當地唯一的酒吧認識從集體農場回蜆港的祖明,後來到他的農場,看見現實際的情況。最後阮琴娘的母親被迫死,芥川安排阮琴娘及其幼弟乘難民船離開越南。
  • 夫人(繆騫人飾):蜆港唯一剩下酒吧的過氣媽媽生,得到當地某些人保護仍然生存營業。夫人的父親是日本人,母親是中國人,做過法國人的情婦,開酒吧時做美國人的生意。在南越解放以後在共產黨的鼻息下生存。祖明是夫人的男友。
  • 阮琴娘(馬斯晨飾):蜆港當地少女。父親是陣亡的南越政府軍,有兩個弟弟。母親被迫賣淫養活一家。其中一名弟弟後來拾荒時撿到手榴彈被炸死。最後是唯一能成功投奔怒海的人。
  • 祖明(劉德華飾):原來是美軍的翻譯,解放後被送到集體農場。因為想籌錢與其友乘船離開越南,短暫回到蜆港。與芥川一起回到農場後,被派往地雷場掘地雷。
  • 阮主任(石夢奇飾):負責接待芥川的幹部。曾經是留法學生,參加共產革命大半生,卻發現自己原來喜歡美食、美酒、美女,俱與主義不乎。說:「越南人的革命成功了,我自己的革命失敗了」。最後被送往集體農場。

問題[]

劇本最後一幕芥川因所攜的柴油被追兵的子彈擊中而著火。實際上柴油燃點很高,一般不會因中槍而起火。

獎項[]

1983年香港電影金像獎

  • 最佳電影
  • 最佳導演--許鞍華
  • 最佳編劇--戴安平
  • 最佳新演員--馬斯晨
  • 最佳美術指導--區丁平
  • 最佳男主角--林子祥(提名)
  • 最佳女主角--繆騫人(提名)
  • 最佳女主角--馬斯晨(提名)
  • 最佳新演員--劉德華(提名)
  • 最佳攝影--黃宗基(提名)
  • 最佳剪接--健健(提名)
  • 最佳電影配樂--羅永暉(提名)

2005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華語電影一百部

  • 第八名
第一屆:
父子情
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
第二屆(1983年舉行)
第三屆:
半邊人

外部鏈接[]

  • 模板:Imdb title
Smallwikipedialogo.png 這頁使用維基百科的內容。原文章在投奔怒海。作者列表可見它的變更歷史。維基百科的內容和香港民風大典一樣以GNU 自由文檔許可證發佈。歡迎把這文章修改成和在維基百科原內容完全不同的內容。當修改達一定大幅程度後可以移走這模板。
Advertisement